第一单元陶瓷起源与发展
陶器起源
《江西通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但是,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景德镇就开始烧制陶器。万年仙人洞地层出土的陶片距今已有2万年,是已发现的最早的陶器。
商周时期,景德镇已经可以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原始青瓷。至汉、晋、南北朝之际,景德镇已能烧造出接近于现代瓷器质量标准的成熟青瓷。
唐、五代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全国出现了“南青北白”的瓷业局面。景德镇在唐代时期深受越窑青瓷的影响,制瓷水平有了质的飞越。据古文献记载,唐代昌南镇“陶窑”和“霍窑”瓷器胎质坚硬细腻,釉色莹缜如玉,人称“假玉器”,且贡于朝。
兰田窑遗址
兰田窑遗址位于景德镇湘湖镇兰田村金星自然村,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始烧于唐代晚期,出土物主要有青釉碗、盘、罐、钵及腰鼓等,并且发现一座唐代龙窑遗迹。兰田窑青釉瓷深受越窑和长沙窑的影响,具有青瓷的共同风格。
南窑遗址
南窑遗址位于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是景德镇境内已知的最早的瓷业遗存。发现两座龙窑遗址,其中一座长度近80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出土物主要有执壶水滴、盘、罐、埙、腰鼓等青釉瓷,其中具有西域风格的腰鼓最为精美。
五代,是景德镇瓷业大发展的时期。考古资料显示,在景德镇南河、小南河流域及老城区的五代窑遗址达二十余处,所烧品种主要是青瓷,亦有为数不多、瓷质上乘的白瓷和青白瓷。器型以碗、盘、碟和执壶最为常见,均无装饰纹样。
青瓷五代青瓷的坯和釉均以含氧化铁较高的瓷泥制成,经1200℃的高温烧成,釉色青灰,酷似五代越窑青瓷。器型以碗、盘、碟、壶之类的日常所用器物为主,器物表面粗糙,且无装饰纹样。
白瓷景德镇五代时期白瓷的造型种类常见的主要有:碗、盘、碟、壶、罐、钵、盒、水盂等。白瓷的造型以日常生活用品居多,圆器多而琢器少,碗、盘的造型又以花口为特色,盘出现折腰造型。五代景德镇的白瓷是以优质瓷石为原料,在瓷质白度方面超过邢窑等北方窑的白瓷,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最早出现的白瓷。
宋代
宋代,景德镇瓷业发展迅速,据文献记载已是“村村窑火,处处陶埏”,目前已发现的窑址达136余处,其中,湖田、杨梅亭、白虎湾、盈田、进坑、南市街、柳家湾及老城区等地规模最大、产品最精美。这些窑场烧制的影青瓷造型多样,胎白体薄,釉色晶莹剔透,花纹活泼秀丽,反映了我国宋代高超的制瓷水平,景德镇也成为中国宋代青白瓷窑系中的杰出代表。景德年间,宋真宗以其年号改昌南镇为景德镇,可见宋王朝对景德镇制瓷业的高度重视。
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创烧成功的,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器型主要有碗、盘、碟、壶、罐、枕、瓶、粉盒、香炉、香薰以及瓷俑、观音、小动物塑像等,装饰技法多为刻花、划花、印花、镂空及褐釉彩等。
执壶 又称“注子”、“注壶”,最早是隋代开始出现的酒具。北宋时期的执壶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并多有注碗相配。
刻花碗 刻花是宋代景德镇影青瓷上常用的一种装饰技法,用铁质刀具在坯体上刻出一边深一边浅的线条组成图案(俗称“半刀泥”),罩上影青釉烧成后,深处呈色青绿,浅处呈色青白。
印花盘 印花最早出现于北宋后期,南宋时影青瓷以印花为主要装饰技法。印纹多在碗、盘等圆器的内壁和粉盒、花瓶等琢器的外壁。模印后,再施青白釉入窑焙烧,图案凸起,富有立体感。
茶盏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么,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青白瓷素盏,造型简约,线条流畅,无任何装饰。茶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闪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甚厚,如镶玉于上,器型清秀典雅,令人回味无穷。
元代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史上的大转折时期,这时,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釉里红、红绿黄三彩、金彩及卵白釉、霁蓝釉、宝石红釉等珍贵品种,为我国彩瓷的发展开创了崭新局面。通过在瓷石中加入高岭土,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减少了制品的变形率,从此,大件瓷器应运而生。
浮梁瓷局的设立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朝廷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它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瓷业税收,并督烧官府用瓷和朝廷的外销瓷、礼品瓷等。它控制了优质的原料和优秀的工匠,在生产过程中不惜工本,对质量严格把关,力求完美。“浮梁瓷局”的建立客观上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
枢府瓷 又称卵白釉瓷,多为元朝中央军事机关“枢密院”、“行枢密院”定烧的官窑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呈乳浊状,酷似鸭蛋色,故名卵白釉瓷。器内多印有缠枝花纹和双龙纹,纹饰中对称印有“枢府”(或“太禧”、“福禄”)二字,故又称“枢府瓷”。(卵白釉罐)
青花瓷 青花瓷最早始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瓷一改宋瓷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鬼谷子下山图纹罐)
釉里红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以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气氛中烧制而成。由于铜的发色温度区间很小,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发色鲜艳的釉里红瓷器屈指可数,多为猪肝色。(釉里红玉壶春瓶)
红绿彩瓷 红绿彩与红绿黄三彩都属釉上彩,在白釉瓷器上绘画,经800℃烤烧而成,是北方磁州窑系的釉上三彩技艺的南传。元代景德镇红绿彩生产较少,并多为小碗盘和少量的玉壶春瓶等。红绿彩的创烧,为明清两代五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红绿彩罐或盘)
颜色釉 元代以前,景德镇生产的青瓷、白瓷和青白瓷等,都是以铁为成色剂。到元代,景德镇单色釉产品种类开始丰富,如以铜为着色剂的铜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霁蓝釉、以铜为着色剂的孔雀绿釉等,颜色釉瓷已是景德镇重要的陶瓷品种之一。
明代
明代是景德镇陶瓷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可见明代后期的陶瓷成型工艺已相当完备。在装饰工艺上高低温颜色釉、彩瓷争妍斗艳,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的陶瓷品种。
青花 自元代横空出世以后,到明代已是景德镇陶瓷生产的主流产品。在明初继承元代青花的基础上,明代青花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明代青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永宣青花 这一阶段的青花瓷胎釉精细,青色浓艳明快,造型新颖多样,纹饰优美生动,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明、清两代青花的典型。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 (1405~1431),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苏麻漓青” ,为景德镇烧制独具时代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贸易和频繁的文化交流,这一时期的瓷器造型和纹饰,也受到西亚地区的影响。(永乐青花大盘、宣德青花碗)
成化青花 成化时期,青花瓷烧制数量大,且将进口料与国产“平等青”料共用。“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地在江西省乐平县境内,它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苏泥勃青”,特点是呈色稳定,发色蓝中泛青灰或正蓝,含铁量小,故不出现黑斑,呈色沉而不浮,以温润淡雅见长。其纹饰,画意疏朗,绘工精致,用笔纤细而柔浑,明晰透彻,衬以洁白细腻莹润的釉面,使这一时期的青花器成为典雅的艺术品。(成化青花碗)
嘉万青花 嘉万时期,青花尚浓,以蓝中泛紫为主,这是回青中加有石青的缘故。亦有着意摹制成化青花浅淡润泽之色,有类正德时灰暗黑蓝色泽者。除以色泽取胜外,造型、品种更加多样,多为文具、餐具盘碗。陈设品的大件器增多,如花盆、大罐、鱼缸、口径80厘米的大盘,还有宗教供器如佛、道教的葫芦瓶、蒜头瓶等。器形多为方形或六、八方形。造器工艺粗犷,体重硕大,成器较难,因而有欠规整。图案纹饰承自前朝传统题材,并贯以道教色彩,有八卦、云鹤、八仙庆寿、老子讲道、桃鹤、“寿”字、“福”、“寿”字攀枝组花为树和吉语文字“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万历青花碗)
斗彩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技法。“斗彩”一词,始见清初《南窑笔记》一书,纹饰为釉下青花和釉上诸色拼凑而成。明代文献中称之为“白地青花间装五色”。斗彩最早创烧于宣德时期,成化斗彩最为著名。(斗彩鸡缸杯)
五彩 五彩是在元代红绿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五彩以嘉、万为代表,万历时五彩工艺发展到了高峰,改变了以往彩瓷构图疏朗的风格,以满、密为胜,同时用色浓艳,尤其突出红色,追求华丽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万历五彩大盘)
清代
清代,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数千年的制瓷经验,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原料,督陶官的管理,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高低温颜色釉变化万千,衍生出许多新品种;釉上彩则集各类装饰之大全,将陶瓷带入五彩缤纷的世界,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青花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
康熙青花倍受世人推崇,除青花呈色纯正,构图新颖之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青花料的运用上。康熙青花通过混水,料色可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个色阶,所以康熙青花有“料分五色”之说和“五彩青花”之誉。另外,康熙时期的许多民窑青花和外销瓷青花,许多人物、花鸟、山水等纹样,绘画得极为生动、传神,成为青花艺术史上的又一高峰。(康熙青花瓶)
雍正一朝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雍正青花碗)
珐琅彩珐琅彩,是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承制,运用西方珐琅的色料在景德镇烧造的白瓷胎上彩绘烧造而成,又称“磁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后期,到雍正时步入完美成熟的时期。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风格清丽淡雅,意境深远。(珐琅彩瓶)
古彩 是在大明五彩的基础继承发展而来,康熙时期达到顶峰,康熙以后由于粉彩的盛行而逐渐没落。康熙古彩取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鱼藻、图案均可作为描写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多反映元明以来的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及唐宋诗意的花鸟,山水和民间吉庆寓意的题材。古彩所用颜色基调是以矾红、古大绿、古苦绿、古水绿为主,兼有古黄、古翠兰、古紫及本金色,对比非常强烈,故有“美在大红大绿,妙于古色古香”之韵。(康熙古彩盘)
粉彩 粉彩创于康熙晚期,盛于雍、乾,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而新创的品种,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粉彩的特点是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绘画细腻、清秀儒雅。(乾隆粉彩瓶)
颜色釉 清代颜色釉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的工匠们已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造出色彩缤纷的陶瓷釉色。红、黄、蓝、白、绿、紫、黑等色釉异彩纷呈,发色鲜明而稳定,无论是数量、品种和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民国
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业承接历史,开启当代,景德镇人在社会动荡,国家危亡之中,仍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创新进取的精神,延续着瓷都千年窑火的燃烧。
瓷板画 瓷板画的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民国时期的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瓷板画
王步青花条屏
珠山八友 1928年,王琦、王大凡等人组织“月圆会”,每逢十五月圆,他们便相聚在一起相互切磋画意,品评画理,以中国画入瓷,主张画必有意。其以精湛的画笔,引领20世纪中国瓷画艺术风骚,成为一个陶瓷艺术家团体,被后世称为“珠山八友”。“珠山八友”代表着当时文人画派的最高艺术成就,把景德镇的陶瓷新粉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至今难以逾越,在中国瓷器绘画史上写下了极其绚丽的一笔。
王琦瓷板画
王大凡瓷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