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形成及其发展
刘火金
笔者在采访一些陶瓷老前辈、老领导时,他们往往提到景德镇“十大瓷厂”这个概念。在一些陶瓷志类、年鉴类等书籍中也往往涉及到“十大瓷厂”的提法。然而,这十大瓷厂究竟是哪十家?是怎么形成的?后来发展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人查阅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并通过相互印证,对此有一个基本认识,现作一论述。
一、十大瓷厂形成的背景
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制度的变革,瓷业工人渴望新的劳动关系诞生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在经历了抗战和三年内战下的景德镇,陶瓷产业遭受重创。有关资料记载,抗战前夕,景德镇有窑(槎柴窑)150座,而至解放前夕只剩76座,且大多数都停烧;产量由近2亿件减至3000万件左右;工人失业人数近万人。千百年来,景德镇人以瓷为生,瓷器就是他们的饭碗,战争打碎了他们的饭碗。瓷业工人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当时,许多4至5口之家平均每天只能吃一斤大米,即使生活较宽裕的家庭,人均每天也只有半斤大米,不足部分野菜充饥,饿死人或因饥饿而自杀的现象屡有发生。景德镇的解放,广大瓷业工人看到了希望,他们期盼瓷厂早日开工,自己有事做,更渴望有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新型劳动关系的诞生,以保障他们有活干,能吃饱穿暖。正是有这样一种陶瓷工人的阶层基础,所以,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陶瓷工人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2.公私合营、合作社为国营瓷厂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十大瓷厂的成立是在所有制充分“公有”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的。而公有制是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集中表现。要实现公有制经济,从中国当时的经济环境出发,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就是实现国家资本主义,具体方法之一就是走联合之路。
景德镇的陶瓷经济由私有制走向公有制的基本方法同全国一样,经历了私私联营、初级合作社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以及后期的公私合营、高级生产合作社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
景德镇陶瓷经济的私私联营及初级生产合作社从1951年就开始出现。联营企业和生产合作社有大有小,比如有的合作社就是几个人凑合在一起的手工业生产小组。据笔者采访一些当事人和查阅有关资料显现,初期的私私联营和合作社自愿联合的很少,一般都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联合,而成功的为数不多。为做好这项工作,成立了景德镇市国家资本主义办公室,提供服务和支持,比如资金上的支持,原燃材料上的帮助,产品收购上的服务等。为推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市委成立了手工业委员会,先后派出500名经过训练的干部和社员积极分子深入基层参与管理。在合作化高潮中,市委还成立了5人小组,下设手工业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两个办公室,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还帮助他们推销产品,参与加工订货,及时解决原燃料供应上的困难,促使合作社经济不断增大增强。
在私私联营的基础上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景德镇陶瓷业的公私合营经历了个别企业的合营、公私合营的普遍发展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景德镇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从业人员达2263人,资金153.77万元,产量97714万担,产值260.87万元。1月22日下午,市政府在灯光球场召开庆祝大会,19日晚上还在人民公园举行了2万多人参加的联欢晚会。
公私合营和生产合作社的成功为下一步公有制经济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大跃进加速了国营瓷厂的组建
1958年,我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胜利完成。面对大好形势,出现了“冒进”思想,提出了“一天等于二十年”“提前赶超英美”等不切合实际的口号,这就是1958年的“大跃进”。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大跃进,景德镇陶瓷经济的所有制变革(当然全国都一样)也许不会走得那么快。
1958年3月,中共景德镇市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响应中央号召,进行景德镇的”大跃进”,其标志之一就是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当时确定的1958年陶瓷生产总值要达到1.8亿,比上一年增长3.12倍;产量100万担(3亿件),比上一年增长近4倍,完全超越了当时的实际生产能力。而要完成任务只有在企业规模和公有化程度上做文章。那时认为,只要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公有化程度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加快。正是在这种“一大二公”思想指导下,景德镇的陶瓷行业和全国一样,出现了把公私合营企业及生产合作社在联社并厂的基础上转地方国营的热潮。
二 、 十大瓷厂形成的过程
景德镇解放后,面对瓷业的一片萧条,新成立的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陶瓷生产。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至1952年底,陶瓷生产恢复达到了预期效果,当年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比1949年增长43.8%和100%。与此同时,通过私私联营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私营陶瓷业和个体陶瓷业联合起来,对其进行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2年底,全市共形成18个私私联营厂和8个陶瓷合作社。建立较早的联营厂有建中瓷厂、裕民瓷业有限公司和国光瓷业有限公司;较早的合作社有陶瓷生产合作社、陶瓷琢器生产合作社和陶瓷针匙生产合作社。
从1953至1955年,公私合营得到了普遍发展。1953年9至11月,正式宣布国光、裕民为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选择华光、裕华、益民,建华、民光5家基础较好有一定规模的私私联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5年,再将有一定规模的群益、新生、永和、永新、华电等私私联营厂实行公私合营。到这时,公私合营企业全部由政府派出的公方代表担任企业领导工作,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党团组织。
1956年1月,全市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月18日,仅剩的6户陶瓷生产企业也实行了公私合营,至此,全市陶瓷生产行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随后,对这些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和并厂。其中,除国光和裕民瓷厂仍然保留单独经营外,其它都进行了并厂:华光、群益、光大瓷厂合并称第三瓷厂;赣华、永新瓷厂合并称第六瓷厂;新生与益民瓷厂合并称第七瓷厂;裕华和永和瓷厂合并称第九瓷厂;民生与建华瓷厂合并称第五瓷厂;黎明与民光瓷厂合并称第四瓷厂;建成与利生瓷厂合并称第八瓷厂;同时,国光瓷厂改称第二瓷厂;裕民瓷厂改称第一瓷厂;建民与华电瓷厂合并仍称华电瓷厂。这样,就形成了第一至第九瓷厂,加上华电瓷厂就构成了十个比较大的陶瓷生产厂。
与此同时,对个体陶瓷手工业的改造,到1956年也形成高潮。改造的目的是使个体私有经济走上合作社形式的初级公有制经济。至1956年底,通过并社联社,全市逐步形成了9个具有生产性质的且有一定规模的瓷器生产合作社,也就是俗称的一社至九社,还把许多规模较小的画瓷社联合起来,组建成了2个规模较大的画瓷合作社(后并入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
1958年之前,景德镇曾有两家地方国有企业,即1950年成立的建国瓷厂和1954年成立的景德镇瓷厂。据1956年10月-份由江西省轻工部门提供的《江西当前陶瓷工业的基本情况》的材料中提到:“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共有瓷业工厂作坊1259户。1950年成立笫-家地方国营建国瓷厂(时称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1952年新增地方国营萍乡瓷厂,1954年新成立地方国营景德镇瓷厂。至此,江西有地方国营瓷厂三户”。
1958年开始,在过分强调公有化、规模化的热潮中,从当年6月至9月,景德镇开始了第二轮大规模的并厂联社工作。
6月5日,市委决定第七瓷社与华电瓷厂合并,命名为景德镇市华电瓷厂。同月30日,转地方国营。9月,第二瓷厂和第五瓷厂并入华电瓷厂。
7月,第六、第七、第九瓷厂合并成立红旗瓷厂,转地方国营;第一瓷社、第四瓷社合并成立红星瓷厂,转地方国营;工艺美术彩绘合作工厂(陶瓷美术合作社前身)转地方国营,9月,与出口瓷彩绘加工厂(当年2月成立)合并成立艺术瓷厂。
9月,建国老厂与景德镇瓷厂、第八、第九瓷社合并;同日,二瓷社、五瓷社、六瓷社合并成立建筑瓷厂,转地方国营;建国新厂、第四瓷厂、第三瓷社合并成立宇宙瓷厂,转地方国营。
与此同时,工艺美术瓷厂转地方国营;第八瓷厂并入第一瓷厂转地方国营;第三瓷厂也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2月,第一瓷厂更名为东风瓷厂。同月3日,第三瓷厂更名为新平瓷厂。
至此,通过并厂联社转地方国营,形成了红星瓷厂(职工人数3356)、东风瓷厂(职工人数4013)、宇宙瓷厂(职工人数1867)、新平瓷厂(职工人数2856)、工艺美术瓷厂(后雕塑瓷厂,职工人数711)、红旗瓷厂(职工人数5393)、建筑瓷厂(职工人数4314)、艺术瓷厂(职工人数3331)、建国瓷厂(职工人数3538)、华电瓷厂(职工人数4944)共计10家瓷厂,这就是景德镇在那个年代形成的“十大瓷厂”,“十大瓷厂”也由此叫开了。需要说明的是,同时存在的还有景德镇瓷厂筹建处、高级美术瓷厂筹建处,但两个筹建处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
三、十大瓷厂的后续发展
1961年后,随着国家调整压缩政策的实行,逐步把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进行拆分,企业数量随即增加,同时还添加了一些新企业。
1961年8月,红旗瓷厂分为红旗一厂和红旗二厂,次年2月,红旗二厂更名为光明瓷厂。红旗瓷厂的厂房主要分布在戴家弄地区的钟家弄、绣球弄、玉路弄、积谷岭、千佛楼,花园弄、小花园弄一带。以后发展成为生产釉下五彩、青花缠枝莲、山茶花等为主的日用瓷厂家。
光明瓷厂的生产厂房主要分布在珠弄里下弄、小路园、油盐巷、积谷岭、登科弄、小阔弄等地。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生产青花玲珑日用瓷为主的生产厂家。
1961年9月,红星瓷厂分为红星一厂和红星二厂,同年12月,红星二厂更名为陶瓷合作工厂,1967年11月改名陶合破阻力瓷厂,1969年再次更名为红光瓷厂。两厂分家时,以中华南路为界,东边为红星瓷厂,西边为红光瓷厂。红星瓷厂的生产厂房主要分布在车鸡弄以南,曙光路以北。东至杨家坞一带。红光瓷厂的生产厂房主要分布在狮子弄、珠弄里下弄、马金岭、落马桥一带。红星瓷厂成为以生产新彩(贴花)瓷为主的日用陶瓷厂家;红光瓷厂发展成为生产青花玲珑日用瓷为主的厂家。
1965年3月,新平瓷厂分为新平、新华两个瓷厂,1966年9月,新平瓷厂更名为人民瓷厂。人民瓷厂生产厂区主要分布在薛家坞、铁匠弄、吴家祠堂、青石街、雷峰寺、更生路即斗富弄、风景路以北一线。新华瓷厂生产厂区主要分布在蔡家街、木鱼墩、筷子弄、双栅门、单栅门即莲社北路以西、胜利路以北(现陶瓷大世界)一线。人民瓷厂发展成为以生产青花瓷为主的日用陶瓷厂家;新华瓷厂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用瓷的生产厂家。
1959年底,建筑瓷厂在城区内的厂房和宇宙瓷厂在城区内的粉淀车间划归艺术瓷厂,从事粉彩加工的工人也留了下来。建筑瓷厂则在东郊毛家畈扩建厂房,后逐渐变为生产建筑瓷的厂家,划归建工建材系统管辖。此时,艺术瓷厂职工超过五千。1962年5月,处于现曙光瓷厂区域的艺术瓷厂6车间作为精简对象由陶瓷系统转为手工业系统,定名为陶瓷第二合作工厂,后改名陶瓷曙光合作工厂。1963年6月,陶瓷局试验组并入并于当年10月由雷锋山岭迁入曙光厂区,以生产日用瓷为主。1967年改名曙光电瓷厂,一段时期生产低压电瓷。1971年改归陶瓷系统管理。1979年6月,再次更名为曙光瓷厂并改产生产凉墩、箭筒、莲子缸等大件传统陈设瓷。
1962年5月,从艺术瓷厂划出一个普通粉彩车间成立陶瓷彩绘合作工厂。1971年10月更名为陶瓷彩绘工厂;1979年改名新光瓷厂;1989年与风光瓷厂合并,称新风瓷厂。该厂以普通粉彩和中级粉彩加工为主,后期也具备一定的成型生产能力。
艺术瓷厂一厂分三厂,后来的艺术瓷厂不但逐渐成为传统粉彩瓷的专业厂家,而且还有相当的成型和烧成能力。其生产厂房主要分布在江家坞、观音岭、农旺弄、枯树弄、九黄岭一带,即莲社北路沿线。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马鞍山岭和夜叉坞相连地带建成完整的成型、烧成厂区。
曙光瓷厂处于太白园路、银曙路和储运公司之间,属于新开发的厂区。
新风瓷厂厂区主要处于珠山中路(新跃广场)、勤俭岭、大和弄、五间头等地。1962年8月,华电瓷厂的日用瓷生产车间从中划分出来,成立景兴瓷厂。景兴瓷厂生产厂房主要分布在窑弄里、狮子弄、刘家上弄、凌角居,小烟园里,烟园里即戴家弄一线等地。
华电瓷厂生产厂区主要分布在秀水桥、豆芽井、方家塘、万年街、花子棚即现浙江路一线等地。景兴瓷厂以生产新彩(贴花)瓷为主,后期也生产青花瓷,玲珑瓷。华电瓷厂成为生产高压电瓷的专业厂家,后划归机械工业系统管辖。
1958年,在东郊现为民瓷厂厂址开始筹建高级美术瓷厂,1965年正式投产,初期职工1085名。1966年更名为民瓷厂。开始直归省轻工业厅管辖,1964年下放地方管理。以生产日用新彩(贴花)瓷为主。
建国瓷厂、东风瓷厂自1958年以后未出现分厂情况,其厂名一直沿续了下来(不含文革特殊时期)。建国瓷厂生产厂区主要分布在老罗汉肚、新罗汉肚、莲花岭、药王弄、龙缸弄、兴恩井、湖口弄即胜利路以东西一线。后发展为以生产颜色釉瓷为主的专业厂家。
东风瓷厂生产厂区主要分布在金家弄、生益岭、大椿树弄、解放桥、方井头、小塘街、菠萝巷、牛氏弄、青峰岭、东风路、万年街等地,即现在的国贸陶瓷市场、群英街一线。该厂后发展为以生产壶类、坛类等琢磨器产品为主的专业厂家。
市工艺美术瓷厂前身为市工艺合作社、雕塑合作社、美术合作社(部分人员)和试验瓷厂。1965年,上述几家联合组成景德镇市工艺美术瓷厂,同时在市东郊曹家岭筹建新厂,1957年新厂开始投入使用。该厂后发展成为以生产传统雕塑瓷为主的专业厂家。
1978年,开始在西郊丁家洲筹建华风瓷厂,1985年投产。总投资3627万元,占地33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煤气发生炉隧道窑4条,大型成型生产作业线13条,高压注浆成型作业线4条。职工1600余人。主要以生产釉下青花日用瓷为主。时称东南亚第一大瓷厂。
1958年9月,市东郊毛家畈一带开始筹建时称远东地区第一大瓷厂的景德镇瓷厂。由捷克专家设计并从捷克引进3条97米的煤气发生炉隧道窑,成为当时全国最早使用隧道窑的瓷厂。1966年投产后一直亏损。1970年1月,景德镇瓷厂下马,昌河进入。景德镇瓷厂成为景德镇陶瓷历中的一段插曲。
至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已有建国瓷厂、宇宙瓷厂、红旗瓷厂、红星瓷厂、光明瓷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东风瓷厂、景兴瓷厂、为民瓷厂、新华瓷厂、雕塑瓷厂、红光瓷厂、曙光瓷厂、新风瓷厂、华风瓷厂等16家规模较大、以生产日用瓷为主、隶属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公有制企业。
1995年开始,这些企业先后进行初步改制,即企业由以前的生产经营改为资产经营;集中统一经营改为分散私人经营。2009年10月,企业彻底改制,其根本标致是职工进行了身份转变,企业土地和资产作价变现用来安置职工。
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公有制陶瓷企业已然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然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企业虽然仅存在60年,但是,它们为延续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为新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添柴加火、为陶瓷文化的繁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作者系原景德镇市光明瓷厂党委书记)